过滤器的类型和规格繁多,在选择时取决于过滤的目的和条件,所以要实施一个既安全经济、又可靠有效的过滤方案,要充分考虑以下主要影响因素;
1、明确过滤目的
过滤器过滤应用一般为澄清、除菌、浓缩和分离。
2、明确过滤精度
过滤效果为微滤、超滤、纳滤过滤精度。
除菌过滤:选用0.2um或0.45um过滤精度
根据有效压差、初始压差、过滤量确定。除颗粒过滤:选用1~60um过滤精度
大分子分离过滤:分子量1000~300000,选用超滤
小分子分离过滤:分子量200~1000,选用纳滤
3、明确过滤介质流体的特性
过滤流体特性:气体或液体,流体的成分,PH值,化学性质,温度及工艺要求等。
过滤液体时,尽量选择亲水性滤材,如pp针刺毡、pe针刺毡、尼龙膜等;
过滤气体、强酸强碱和特种溶媒时,选择PTFE滤材。
根据过滤介质流体的特性选择适应的过滤器壳体材质
可选用304或316L不锈钢材料。
用于除菌过滤的选用卫生级外壳;。
壳体抛光、采用隔膜压力表。
4、明确过滤器的大小使用
过滤器的大小可以从使用流量,液体粘度,工作方式可以得出,根据有效压差、初始压差、过滤量确定。若液体有粘度,还需加大,因为液体的粘度与流量成反比。
连续操作比间隙操作至少选大1/3。